2025-02-13 19:40:33
引言
近年來,寶雞市金臺區(qū)東風路街道堅持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,以教育引導和行為規(guī)范為切入點,通過“五抓五強化”引導黨員干部群眾破除陳規(guī)陋習,弘揚時代新風,推動移風易俗常態(tài)長效,助推街道高質量發(fā)展行穩(wěn)致遠。
主要做法
一是抓宣傳,強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引導作用。堅持把宣傳教育貫穿移風易俗工作始終,通過懸掛標語橫幅、擺放展板,組織志愿者、網格員進樓入戶,進商超門店發(fā)放移風易俗倡議書,微信工作群推送網宣作品等形式,努力營造移風易俗濃厚氛圍。舉辦詩歌朗誦、三句半、小品、快板、舞蹈等移風易俗文藝匯演,引導居民摒棄陳規(guī)陋習,遏制低俗婚鬧,抵制高價彩禮,崇尚勤儉節(jié)約,倡導孝老愛親。截至目前,全街累計制作張貼移風易俗公益廣告和居民公約等160余塊(處),發(fā)放移風易俗倡議書1.5萬余份,推送移風易俗網宣作品38條,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講90余場次,受眾2.3萬余人。
舉辦移風易俗主題文藝匯演
開展“倡導婚俗改革 崇尚文明風尚”宣傳
二是抓隊伍,強化黨員干部的示范帶頭作用。發(fā)揮黨員干部、“五老”人員思想政治素質好等優(yōu)勢,從家庭家風做起,帶頭簽訂移風易俗承諾書,摒棄攀比和炫耀行為,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和實踐者。西安鐵路局離退休干部馮某,生前立下遺囑:“去世后不擺花圈和挽幛,不收任何禮物,不通知任何親朋好友,遺體捐獻給國家,最后一次繳納黨費1萬元”,事跡令人動容,被傳為佳話。截至目前,全街黨員干部累計簽訂婚事新辦、喪事簡辦承諾書6000余份,帶頭節(jié)儉操辦婚喪喜慶事宜83人,為弘揚時代新風樹立了標桿。
組織退休老干部開展移風易俗宣講
舉辦“勤儉美德傳家風 移風易俗樹新風”道德講堂
三是抓活動,強化現場教學的熏陶感染作用。把開展主題實踐活動作為推進移風易俗的主戰(zhàn)場,利用“主題黨日”“三會一課”等組織生活制度,組織黨員群眾赴革命英雄紀念館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、家風家訓館等,開展“賡續(xù)紅色基因、傳承優(yōu)良家風”“頌黨恩、傳家風”等移風易俗主題實踐活動,在與革命英雄模范人物“零距離”接觸中,感知他們舍生忘死、艱苦奮斗、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和人格魅力,引導黨員群眾愛黨愛國、艱苦樸素、勤儉節(jié)約、知己達人。截至目前,全街累計組織開展現場感知教育45場次,受眾2000余人。
開展“賡續(xù)紅色基因 弘揚航天精神 傳承優(yōu)良家風”主題黨日活動
開展“頌黨恩 傳家風”參觀活動
四是抓機制,強化制度規(guī)定的約束規(guī)范作用。不依規(guī)矩,不成方圓。只有建立了切實可行的制度機制,移風易俗才能長久開展,取得實效。結合工作實際,街道和社區(qū)先后制定了婚喪嫁娶報備、積分超市兌換移風易俗加分等制度機制8個。從源頭上引導黨員干部群眾樹立移風易俗吃香、鋪張浪費可恥的觀念。將移風易俗納入居民公約、道德模范評定、身邊好人推薦等事項,從制度機制上確保移風易俗工作落到實處。
開展“道德評議聚民心 引領文明新風尚”評議會
小區(qū)張貼移風易俗居民公約
五是抓典型,強化身邊人物的榜樣引領作用。以評選“道德模范”“寶雞好人”等活動為載體,充分挖掘群眾身邊自覺抵制陳規(guī)陋習、傳承時代新風先進典型,讓身邊人講身邊事,用身邊事感染身邊人,激勵全街黨員干部群眾見賢思齊,共同傳承文明風尚,涵養(yǎng)文明生態(tài)。截至目前,街道和社區(qū)先后開展各類移風易俗先進典型評選表彰活動12場次,樹立“孝老愛親、婚事新辦、厚養(yǎng)薄葬、勤儉節(jié)約”等先進典型34人,學先進、當先進、爭做移風易俗引領者蔚然成風。
舉辦移風易俗先進典型表彰會
啟示與思考
加強宣傳教育引導是前提。思想是行動的先導。只有采取多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,加大移風易俗教育引導力度,讓群眾認清移風易俗是時代發(fā)展的需要,是建設現代文明社會、提升幸福感的客觀要求,進而推動全社會不斷形成弘揚時代新風的良好局面。
黨員干部示范帶動是關鍵。推動形成移風易俗社會風尚,重點群體的示范效應至關重要。只有各級黨員干部充分發(fā)揮先鋒模范帶頭作用,帶頭孝老愛親,婚事新辦,喪事簡辦,才能形成頭雁帶動效應,群眾才會跟前做,推動移風易俗才有說服力和號召力。
建立健全制度機制是保障。不依規(guī)矩,不成方圓。制度機制在規(guī)范行為、增強實效等方面發(fā)揮著重要作用。在尊重群眾自愿的基礎上,建立健全貼合實際、管用有效的制度和機制,讓自覺弘揚移風易俗的人受到表彰,得到實惠,償到甜頭,才會有更多的人愿意破除陋習,弘揚新風,全社會文明新風才能永久常駐。(馮全喜)